特斯拉供应链:挑战,教训和今天

特斯拉供应链:挑战,教训和今天

作者:曾志宏

一、从特斯拉供应链案例中获得的收获。

由于坚持不懈的研发,特斯拉拥有了尖端技术驱动的创新解决方案,特斯拉已经成为因先进汽车技术提高现代车辆效率和安全性的完美典范。特斯拉在设计时利用自动化、机器学习、人工智能和其他技术,包括旋压车轮,锻造车轮和车身一体化铸造,都非常令人印象深刻。

尽管特斯拉在汽车制造领域取得的成就举世闻名,但特斯拉也曾面临很多供应链管理问题。

早在 2016 年,特斯拉就发布了雄心勃勃的计划,即到 2020 年将 Model 3 电动汽车的产量提高到每年 50 万辆。当时,几乎所有分析师都怀疑,对于新型汽车制造商,这可能是一个过于激进的目标。

此后的两年里,特斯拉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倡导了一系列新兴技术,他让世界未来就像一部科幻小说——人类送上火星、将世界转向太阳能发电,以及找出如何将计算机直接连接到人脑。

但是,其实当时他最大的挑战,还是在于特斯拉 Model 3 如何达成2020年产量500000辆的“狂言“。当中也不时遭遇各种意料不到的挑战,譬如,2016 年,在东欧,因为以每小时工资低于5美元雇佣140名工人,特斯拉面临政府的审查。

到了 2017 年,各种媒体报道了 Model 3 供应链的一些问题,特别是与车辆电池设计相关的问题,以及制造自动化的问题。在超过 400,000 名消费者每人支付 1000 美元定金以后的两年,截至 2017 年 10 月,仅交付了220 辆 Model 3,这是一个残酷的统计数据。投资者变得越来越不安,因此公司股价下跌 6.8%,仅仅2017 年第三季度,特斯拉亏损 6.711 亿美元。

马斯克将 Model 3当时的生产状态比作“第八圈地狱”,并承认特斯拉要到“2018 年 的某个时候”才能实现每月生产 5,000 辆的目标。

CIPS 行业杂志《供应管理》发表了一篇精彩文章,深入探讨了特斯拉的供应链困境,讨论了这家伟大的公司如何走到这一步,以及如何改善。这篇文章讲述了供应链问题如何“摧毁“阻碍一家公司,即使是一家技术优秀和品牌知名,我们一起看看我们能从中吸取什么教训。这些问题可能对汽车制造以外的行业有用。

马斯克:2190亿美元;

以下是我们从特斯拉供应链案例中获得的收获。

1、如果您对生产和供应链的复杂型没有足够认知,请不要向消费者过度承诺

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通过对未来的大胆预测创建了一个“家庭手工业“,他当然已经实现了一些目标,这是为什么他赢得了远见卓识的声誉。但是马斯克不知道,他承诺迅速将生产规模扩大到每年 500,000 辆汽车是一个不切实际的目标,即使技术再先进,即使你再努力,即使你再有钱。他显然没有预计到供应链的复杂性和不可预测性。

但即使考虑供应链的复杂性,他可能也低估了大规模生产具有 10,000 个独立零件的产品是多么的困难,即使你每天凌晨 2 点都在车间摆弄机器人。

2、承担失败的责任,而不是指责供应商

即使供应商未能交付,主机厂也需要勇敢承担责任,毕竟,他们是选择这些供应商的人。

在特斯拉的案例中,特斯拉和马斯克对选择系统分包商的决定者,决策者应该有承担责任的勇气,而不是责怪他的供应链员工。未来你才会更加重视你的供应链,更加仔细的考察你的供应商,更加深刻的分析供应链挑战,更加虚心的跟专家学习,寻找更加专业和经验丰富的供应链人才。

3、伟大的公司都需要一位供应链大师

一位供应链专家说:“埃隆·马斯克需要自己的蒂姆·库克来接管运营。”他认为马斯克需要一位能够与他的未来愿景相匹配的运营天才,以及卓越的产品开发和供应链执行者。

很多企业领导者——尤其是那些像埃隆·马斯克那样聪明有远见但有点自负的人——高估了自己管理复杂供应链的能力。特斯拉的问题说明了拥有合适人才才能避免陷入供应链困境,或者- 并找出问题,纠正错误,在问题发生以后。

供应链的风险未来也可能对特斯拉的股价和利润产生真正的影响,随着产量加大,压力也越来越大。

二、关于特斯拉中国供应链问答

问题1:为什么特斯拉选择中国作为其第一个海外制造中心?为什么中国政府允许特斯拉在中国没有合资伙伴的情况下拥有100%的所有权?

特斯拉希望扩大其在电池技术方面的领先地位并进一步降低成本,以保持竞争力,马斯克相信在中国设立工厂将使特斯拉更接近其供应链,并充分利用中国蓬勃发展的电动汽车供应链的能力,特斯拉计划到2023年底将中国本地采购率从开始的 30% 提高到 接近100%。为了鼓励中国电动汽车行业的增长和技术投资,政府允许特斯拉第一次拥有100%股权,不像以前一样需要与当地整车厂的50-50合资。特斯拉最近说到,他们希望将上海产能提高到100万辆,并以中国为基地向其他亚洲市场供货。

问题2:特斯拉model 3在中国有多受欢迎?这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是否构成威胁?这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价值链有何影响?

特斯拉Model 3在2023年中国的交付量将接近20万辆,特斯拉主力车型定位于中高端市场,中国的电动汽车初创企业有足够的发展空间,我们已经看到了成功的中国电动汽车初创企业,例如理想汽车、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中国本土供应链的发展,获得特斯拉认证的国内电动汽车零部件企业也将更容易打入全球其他整车厂的供应链。

问题3:中国电动汽车企业与全球整车厂在中国的其他合作伙伴关系如何?大众的电动汽车战略及其对中国电动汽车的影响是什么?

大众汽车向江淮汽车和国轩高科这两家中国电动汽车企业投资超过20亿欧元。合肥将利用大众专有的MEB平台成为大众汽车在中国的电动汽车制造中心。大众汽车将成为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国轩高科的最大股东这体现了大众汽车对中国市场的承诺,并将改善中国合作伙伴的公司治理、技术和执行力。

问题4:有人说中国电动车电池具有很强的成本优势,如果有的话,优势有多大?中国会保持成本竞争力吗?

根据测算,宁德时代生产的同类三元电池比全球同行便宜20%左右。中国在生产电动汽车电池所需的关键原材料和化学品(如锂和精炼钴)方面具有强大的地位,这些都是重要的元素,中国的劳动力成本也低于其他发达市场,这保证了电动汽车电池供应链的低成本供应。中国由于其固有的供应链优势和庞大的电动汽车市场,将继续在成本上占据主导地位。

三、特斯拉宣布在上海建立另外一家工厂

特斯拉宣布计划在上海建立一家工厂,生产Megapack 储能系统,首席执行官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正在抵制华盛顿对美国科技公司投资中国的强烈反对。

特斯拉的Megapack 系统提供锂离子电池组,帮助存储电网的可再生能源,是其能源存储和发电业务的关键驱动力。

特斯拉在举行的签约仪式上表示,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建设新工厂,并计划于 2024 年第二季度开始生产。

特斯拉预计该工厂每年可生产约 10,000 个 Megapack 装置,相当于约 40 GW的储能容量,这反映出马斯克决定深化与中国的合作,而此时他的汽车业务正在努力抵御来自中国竞争对手日益激烈的竞争。

在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关系日益恶化以及对供应链中断的担忧的情况下,一些公司越来越多地将中国的制造基地用于本地市场,而不是出口。

但是,特斯拉表示,其新电池工厂生产的产品将销往全球。

特斯拉在中国取得了成功,但本土插电式混合动力和电动汽车挑战者(包括沃伦·巴菲特支持的比亚迪)的崛起导致特斯拉正在失去市场份额。